石家庄市投资促进局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5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4日 16:03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石投促提案字〔2024〕第4号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259号提案的答复
市民建: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产业园区壮大‘小巨人’企业中的作用”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市聚焦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环境活企等环节,建立健全优质企业集聚、创新要素保障、服务体系完备的多方面培育体系,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不断打造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新动能。
一、创新园区企业聚集运行机制
一是实行政策激励机制。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石家庄市近年来围绕推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现代食品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专精特新企业支持政策,并配套制定了实施细则,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相关产业领域内的“排头兵”,成为了各级政策重点支持对象。2023年我市落实四大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奖补资金2905万元,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贴息2734.2万元,并为11家省专精特新骨干企业争取省级1100万元资金支持,有力引导了中小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进一步坚定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信心决心。
二是落实融资支持机制。为全力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遇到的资金问题,石家庄市不断畅通政银企三方对接渠道,推动产融对接活动走深走实,为专精特新企业扩大生产输送金融活水。自2021年9月至今,石家庄市先后与建设银行、河北银行、浦发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导金融机构为石家庄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定专属金融产品,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无还本付息等金融服务,满足不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通过组织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展“多对一”、“一对一”精准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100亿元融资需求,有效的缓解了企业资金需求问题。
三是强化培训服务机制。石家庄市按照专业强、服务优的标准,持续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全,从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品牌、人力资源等方面,构建多方位的服务体系。同时,每年开展10场次以上公益服务活动,通过政策解读、专家授课、机构对接、参观见学等形式,推广宣传我市各项惠企政策,帮助企业提升企业经营本领,并常态化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技术需求摸底,实现有需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全覆盖,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发掘发展壮大创新优势。
二、建立园区企业聚集平台
推进园区各类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发挥我市科技资源优势,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指导或与企业联合开展创新平台建设工作。2023年,全市各开发区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3家,总数达到242家。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市2023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家,总数分别达到908家和74家,均居全省首位,培育了一批“向新而行”的典型代表。
三、提升园区产业聚集是的水平
一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工作。积极构建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培育机制,不断加大对创新主体培育和奖励支持力度。2023年,全市开发区内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788家、高新技术企业2441家、省级科技领军企业22家,均在全省位居第一。
二是积极开展石家庄市中央创新区建设工作。市财政设立中央创新区专项经费,对新认定的中央创新区按照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投资(不包括土建投资)30%的比例,给予最高2000万补助资金。2023年鹿泉光谷科技园中央创新区等6个园区挂牌列入中央创新区建设序列,其中4个中央创新区通过认定,成为我市首批中央创新区,市财政补贴建设经费425.18万元。中央创新区建设工作极大的提升了园区科技创新能力。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落实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相关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政策落地落实,鼓励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2024年6月4日
领导签发:张建龙
联系人及电话:杨斌  86687547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版权所有:石家庄市投资促进局 冀ICP备17034003号-2 网站标识码 1301000062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山东路216号市政府1号楼3层  联系电话:86689160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4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