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投资促进局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27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9日 15:47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市投促提案字〔2024〕第5号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0277号提案的答复
刘玉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县级工业园区能级提升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在“支持工业园区发展,夯实县域经济基础”方面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建设工作。产业链招商再聚焦。紧紧围绕我市五个千亿级产业,以产业链、供应链为基础,深入挖掘内外双循环知名企业,通过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做大做强。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1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3家,石家庄高新区、石家庄经开区、鹿泉经开区获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招商工作再创新。市级层面首次统筹开展驻外招商,市县联合招商模式初步形成;首批选聘71人为石家庄市招商大使,吸引更多产业领军人才、企业家积极参与到招商引资工作中来。项目建设再突破。坚持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增强发展后劲。2023年,全市开发区签约5千万元以上制造业、仓储邮政业项目902项,总投资3221.26亿元;落地506项,总投资1638.98亿元;投产305项,总投资757.71亿元,项目成效得到大幅提升。石炼化绿色转型、敬业产品结构升级、诚信化工扩产等超百亿项目相继开工,晶澳太阳能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二、在“理顺体制机制,激发园区内驱力”方面
一是加快领导体制改革。2022年底我市全面完成开发区领导体制改革,由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集中县域优质资源,支持开发区发展。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点菜端菜”机制,各开发区可根据发展需要,拟定需求清单,坚持权责一致、能放尽放的原则,适时下放行政许可事项。2019年以来,石家庄市已向特定区域放权39项(向经开区放权7项,高新区放权7项,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放权24项,综保区放权1项)。三是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持续推进“管委会+公司”“四个平台”建设,逐步厘清政府与市场职能,有序推进政企分离、管运分开,有效发挥平台公司在招商引资、投资发展方面的作用。
三、在“加强园区配套建设,厚植园区承载力”方面
2021年至2023年,市财政积极筹措资金1.76亿元,全市开发区共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63亿元,重点支持园区基础设施、重大规划、路网建设、给排水设施、标准化厂房等方面建设。2024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我局对各开发区企业投资成本进行摸底调查,并会同市直相关部门逐步探索降低用能成本办法。在园区用地方面,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方式,鼓励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供应工业项目用地,实行地价鼓励支持政策,推进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由出让向租赁、出让并重转变,降低用地成本。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面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在开发区管委会完成相关区域评估基础上,带着投资规模、亩均贡献、规划建设、能耗排放等一系列指标出让国有建设用地,通过“按标做地、明标供地、履标用地、对标管地”等措施,从制度上保障项目质量和资源要素的集约高效配置。鼓励实行“带方案出让”土地,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纳入土地出让方案,签订出让合同并取得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后,一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四、在“加强科技创新,增强园区原动力”方面
我市高度重视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作,以此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将开发区全力打造成为推动和支撑我市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创新驱动的主引擎、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一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工作。积极构建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一高新技术企业一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培育机制,不断加大对创新主体培育和奖励支持力度。2023年,全市开发区内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788家、高新技术企业2441家、省级科技领军企业22家,均在全省位居第一。二是积极开展石家庄市中央创新区建设工作。市财政设立中央创新区专项经费,对新认定的中央创新区按照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投资(不包括土建投资)30%的比例,给予最高2000万补助资金。2023年鹿泉光谷科技园中央创新区等6个园区挂牌列入中央创新区建设序列,其中4个中央创新区通过认定,成为我市首批中央创新区,市财政补贴建设经费425.18万元。中央创新区建设工作极大的提升了园区科技创新能力。三是推进园区各类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发挥我市科技资源优势,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指导或与企业联合开展创新平台建设工作。2023年,全市各开发区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3家,总数达到242家。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全市组织开展瞪羚企业认定,共认定瞪羚企业48家,在广大中小企业中形成了创先争优、注重研发的示范效应。
五、下一步工作举措
进一步明确县区主导地位。落实县(市、区)主体责任,集中县域优质资源,聚焦主责主业,加大项目招引和建设力度。
进一步提升市场化专业化运营能力。加快园区国有平台公司建设,积极开展以投带引、以投代招。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打造懂资本运营、懂项目运作、懂产业政策的专业团队。
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生态。每个开发区要明确1-2个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生态,坚持做优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技术链深度融合。
进一步支持园区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积极谋划调区、扩区和托管。集中要素资源做大做强核心区域,为园区发展预留充足空间。
进一步推进低效用地整治提升。持续动态清理低效用地,加强“净地”招商力度。建立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坚持“府院联动”,加快处置涉法涉诉的停产、倒闭企业。
进一步打造低成本化园区。坚持跳出石家庄、跳出河北、跳出全国看石家庄,合理降低企业成本。完善基础设施,支持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增强低成本化园区“硬实力”和“软实力”。
石家庄市投资促进局
2024年5月29日
领导签发:张建龙
联系人及电话:张泰祯 86688117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行政审批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