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鹿泉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企业数量达到1060家,营收突破850亿元。作为1992年建立的省级开发区,鹿泉经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在石家庄市同级同类开发区中名列前茅,是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承载区。
加快形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聚高地
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拓空间、强配套,擘画产业发展“路线图”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聘请上海芯谋研究院、润石智库编制了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和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电子信息园由7平方公里扩区至17.37平方公里,布局了集成电路、现代通信、汽车电子、软件研发、终端产品、新型电子材料6个产业聚集区,促进项目集中连片布局、规模集约发展。
持续拓展发展空间。在2022年完成和平路以北区域2268亩土地拆迁清表工作的基础上,2023年收储土地1491.38亩,引进了陆源科技、上海华铭等14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
持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了申兴大街北延、海康路、西北物流园经二十八街等道路,实施了人才公寓、南海山变电站电力排管、和平路以北区域市政管网、横山片区提升改造等配套设施工程,进一步增强园区承载能力。特别是申兴大街北延道路建成后将极大缓解区域交通拥堵,建筑面积7.85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内装基本完成,将提供419套精装修公寓让人才拎包入住。
坚持以项目为支撑,抓落地、快建设,夯实产业发展“硬基础”
一方面,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招商引资再提质。举办首届“京津冀企业·鹿泉招商引资大会”,入选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通过引进鼎瓷电子、军特电子2家链主企业,吸引7家上下游企业集中入驻通信技术创新中心,开创了整产业链招商新模式。2023年以来,先后举办或承办“京津冀企业·鹿泉招商引资大会”“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交流大会”等14场大型招商活动,向线下1800余家企业、线上120多万人次推介鹿泉产业发展环境,共对接洽谈项目360个,其中,总投资130.5亿元的118个项目已签约,总投资100.2亿元的145个项目已落地,特别是成功引进了总投资超30亿元的泰威航空制造基地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另一方面,落实项目包联和全程代办机制,千方百计促进度,推动项目建设稳提速。深化重点项目一对一分包和全程领帮代机制,围绕项目落地、审批、建设各个环节,主动上门服务,及时解决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加快建设进度。2023年,共安排建设项目104个,总投资219.95亿元。其中,美泰MEMS创新基地、通信技术创新中心等56个项目竣工投产,海康威视石家庄科技园、博泽科技园等18个项目基本竣工或部分竣工。
坚持以创新为驱动,搭平台、育主体,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
搭建创新平台。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建成了全省首家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研究院,与燕山大学共同建设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校企合作交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培育创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23家、数量全省第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16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达到2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1家,12家电子信息企业获评河北首批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中瓷电子入选全国“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森思泰克被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博信通信获评省科技领军企业。
集聚创新要素。现有院士工作站3家、工程研究中心17家、技术创新中心36家、企业技术中心43家,建设了全省首家科技金融中心,设立了全市唯一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中心。特别是建设了光谷科技园、软件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空天信息产业园等16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其中7个由管委会自建自持,总建筑面积达19万平方米,可为科创企业提供免费研发场地、标准厂房等物理空间,支持科研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
坚持以服务为保障,抓改革、提效能,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
抓好“管委会+公司”改革,提升园区运营效能。全资设立河北绿岛数字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设绿岛建投、绿岛科创、鼎力担保、绿岛建设运营、绿岛建工5家子公司担投融资、科技创新、担保、市政建设“四个平台”职能。特别是绿岛建投融资10.81亿元,参与组建军瓷股权投资基金并出资400万元,带动区域内投资5000万元;绿岛科创打造的光谷科技园中央创新区列为市级创新区,与诺亚人力集团合资成立了河北绿岛诺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抓好“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提升土地供应效能。从2022年开始,鹿泉经开区所有工业用地全部按照“标准地+承诺制”模式出让。截至目前,累计供应“标准地”35宗1134亩,切实提高土地供应效率和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大幅缩短项目前期审批时限,助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抓好“区域评估+多评合一”改革,提升审批服务效能。2022年年底完成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9项区域评估,累计服务项目151次,节省企业资金近900万元,单个项目全流程审批平均节约29天;积极探索“多评合一”模式,对企业、政府投资项目分别实行并联办理和同步评审、依次审批,已在海康路道路工程、申后社区(申兴大街段)棚户区改造2个项目成功应用。
为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
聚势赋能
持续发力招商引资,努力结出新硕果,持续发力科技创新,力争取得新突破
鹿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在科学谋划布局、项目招引建设、深化科技创新、做好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形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聚高地,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聚势赋能。”
一方面,突出招商引资重点,紧盯电子信息行业头部企业,争取落户一批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积极谋划2024年项目,持续发力资本招商、会议招商、以商招商和基金招商,充分利用现有厂房、产业园招商,全力引进一批能级高、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优质项目。
另一方面,坚持“内育”与“外引”并重,培育壮大现有企业,增加规上电子信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培育更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积极与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对接沟通,在空天信息、卫星手机等领域加强项目合作,支持远东通信、普兴电子、中瓷电子及美泰电子等重点企业加快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孵化产业化,帮助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研制推出卫星手机相关产品,为辖区企业创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